6月11日是《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》(NDDA)是否纳入HR8333提案的日子,但却并未见到预期中的美国《生物安全法案》,也就是说,这个法案仍未纳入NDDA,立法还有变数。市场也将此解读为:该法案立法已经落空。
有大V在雪球上称,被重新编号为454的原HR8333提案,状态并未更新为“made in order”,而是依然保持“提交”状态,也即说,该提案不仅没有通过纳入NDAA的第一步,甚至直接被忽视了。该项立法可能已经技术性流产。受此利好刺激,医疗外包行业集体大涨,药明生物狂飙近16%,药明康德港股猛涨超9%。
那么,这个板块的压力是否就此消失呢?这项立法的阻力来自何方?
今年5月,据路透社报道,美国立法机构修改了“限制药明康德及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法案”,拟给予更多时间切断两国生物公司之间的联系,该法案将要求美国公司在2032 年之前结束与这些公司的合作。但美国业内专家对这段时间是否足够进行这样的过渡存在分歧。
药明康德和法案中列出的其他公司一再否认美国立法机构的指控。“需要明确的是,药明康德没有人类基因组学业务,我们也不收集人类基因数据,”一位发言人曾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。“与业内许多人一样,我们担心该法案对美国在生物技术创新、药物开发和患者护理领域的领导地位产生更广泛的影响。”
当然,上述立法被解读为技术性流产,并不意味着后续不会被重新提及。近期,仍有外媒提及“617之前投票表决”一事。不过,在程序上,仍有数道关卡要过。